支原体

本节热门考点

1.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,在培养基中,菌落呈“油煎蛋”状,与L型菌有本质的区别。

2.肺炎支原体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,病理变化以间质性肺炎为主。

3.溶脲脲原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、自然流产、先天缺陷、死胎或者不孕不育。

一、生物学性状

支原体的概念、培养特性及其与细菌L型的区别:

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,在培养基中,菌落呈“油煎蛋”状。

细菌L型在去除诱导因素后可恢复为原来的细菌型。

二、主要病原性支原体

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:

非典型性肺炎。

溶脲脲原体所致疾病:

非淋菌性尿道炎、阴道炎、盆腔炎。

立克次体

本节热门考点

1.生物学性状:

是一类体积微小,严格细胞内寄生,以节肢动物为储存宿主或者传播媒介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,二分裂繁殖。

2.普氏立克次体传染源为人,传播媒介为人体虱,所致疾病为流行性斑疹伤寒;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传染源为鼠,传播媒介为鼠蚤和鼠虱,所致疾病为地方性斑疹伤寒;恙虫病立克次体传染源为鼠,传播媒介为恙螨,所致疾病为恙虫热;伯氏考克斯体(Q热柯克斯体)的传染源为野生啮齿动物和家禽,传播媒介为蜱,所致疾病为Q热。

1.生物学性状 

立克次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,二分裂繁殖,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。

2.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

普氏立克次体、斑疹伤寒立克次体、恙虫病立克次体和伯氏考克斯体(Q热柯克斯体)的传染源、所致疾病:普氏立克次体,流行性斑疹伤寒;斑疹伤寒立克次体,地方性斑疹伤寒;恙虫病立克次体,恙虫病;伯氏考克斯体(Q热柯克斯体),Q热。

衣原体

本节热门考点

1.生物学性状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,有独特发育周期,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。呈革兰阴性,圆形或者椭圆形体,以二分裂方式繁殖。

2.肺炎衣原体经呼吸道传播,可引起衣原体肺炎。

1.生物学性状 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,革兰染色为阴性。

2.主要病原性衣原体

(1)沙眼衣原体的亚种和所致疾病:沙眼由沙眼衣原体亚种A、B和C血清型引起。

(2)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:肺炎衣原体经呼吸道传播,可引起衣原体肺炎。

螺旋体

本节热门考点

1.钩端螺旋体所致疾病为钩端螺旋体病,治疗首选青霉素。

2.密螺旋体防治原则:

加强性卫生教育和严格社会管理。梅毒确诊后,宜用青霉素等药物及早予以彻底治疗。

3.疏螺旋体呈革兰阴性,不易着染,所致疾病为莱姆病。

螺旋体是一类细长、柔软、弯曲呈螺旋状、运动活泼的单细胞型微生物。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。

螺旋体与细菌的相似之处是:

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细胞壁,内含脂多糖和胞壁酸,以二分裂方式繁殖,无定型核(属原核型细胞),对抗生素敏感;与原虫的相似之处有:体态柔软,胞壁与胞膜之间绕有弹性轴丝,借助它的屈曲和收缩能活泼运动,易被胆汁或胆盐溶解。在分类学上由于更接近于细菌而归属在细菌的范畴。

1.钩端螺旋体属(Leptospira) 

简称钩体,螺旋数目较多,螺旋较密,比密螺旋体更细密而规则,菌体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,本属中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,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病,尤其以热带、亚热带多发。

2.密螺旋体属(Treponema) 

有8~14个较细密而规则的螺旋,对人有致病的主要是梅毒螺旋体、雅司螺旋体、品他螺旋体,后两者亦通过性接触传播,但不是性病。

3.疏螺旋体属(Borrelia) 

有5~10个稀疏而不规则的螺旋,其中对人致病的有回归热螺旋体及奋森螺旋体,前者引起回归热,后者常与棱形杆菌共生,共同引起咽峡炎、溃疡性口腔炎等。

一、钩端螺旋体

1.形态与染色 

菌体细长,6~20μm×0.1~0.2μm,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,呈“C”、“S”或“8”字形。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,可见螺旋盘绕细密、规则,形似一串发亮的微小珍珠细链。

革兰染色阴性,但不易着色。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色,菌体染成棕褐色。

2.培养特性 

需氧或微需氧。营养要求复杂,常用柯氏(Korthof)培养基(含有蛋白胨、磷酸盐缓冲液、10%兔血清)培养,在pH7.4,28~30℃环境下,生长速度缓慢,培养1~2周,在液体培养基可见半透明云雾状生长。在固体培养基上,经28℃孵育1~3周,可形成透明、不规则、直径<2mm的扁平细小菌落。

3.所致疾病 

钩端螺旋体所致疾病为钩端螺旋体病,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。钩端螺旋体病多流行于夏季。钩端螺旋体病俗称“打谷黄”,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,鼠类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。农业劳动者接触被污染的田水时,钩体即可经皮肤(特别是破损的皮肤)进入人体造成感染,从而引起该病的流行。

如果雨季钩端螺旋体进入人体后,即在局部繁殖,经血流散布至肝、肾、脾、肺及肌肉等处繁殖增多,约经1~2周潜伏期后,大量钩体持续侵入血流发生钩端螺旋体血症。由于钩体及其释放的毒性产物作用,引起发热、恶心、全身酸痛、头痛、结膜充血、腓肠肌剧痛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,可涉及全身毛细血管、肺、肝、肾、心及中枢神经系统。

4.防治原则

(1)一般措施:

主要是搞好防鼠、灭鼠工作,加强对带菌动物的管理。保护好水源。避免与疫水、疫土等接触。

(2)特异性预防:

对易感人群接种多价钩端螺旋体死疫苗。

(3)药物治疗:

首选青霉素,也可以用金霉素、四环素、庆大霉素等进行治疗。钩端螺旋体所致动脉炎多选用甲硝哒唑,因此药容易通过血脑屏障。

二、密螺旋体

梅毒螺旋体

梅毒螺旋体(Treponemapallidum,TP)又称苍白密螺旋体,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。梅毒是性传播性疾病,在许多国家均有流行。

1.形态与染色 

菌体细长,5~20μm×0.1~0.2μm,有8~14个规则致密的小螺旋,两端尖直,运动活泼。

革兰染色阴性,但不易着色。Fontana镀银染色法可将螺旋体染成棕色。

2.所致疾病梅毒

本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,在许多国家均有流行。因其传播方式和受染机体反应性的不同,可分为先天性梅毒和获得性梅毒。

(1)先天性梅毒:

又称胎传梅毒。梅毒螺旋体从受染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并扩散至肝、脾、肾上腺等器官中大量生长繁殖,引起胎儿全身性感染,可导致流产、早产、死胎;或生出梅毒儿,表现为马鞍鼻、锯齿形牙、间质性角膜炎、先天性聋等特殊体征。

(2)获得性梅毒:

又称后天性梅毒。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。病程分为三期,有反复发作、潜伏、再发等特点。

①一期梅毒:

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硬下疳,大约在感染后3周出现。此期传染性最强。硬下疳可不治而愈。

②二期梅毒:

主要表现为躯干、四肢近端皮肤出现梅毒疹及口腔或生殖道黏膜白斑,全身淋巴结肿大,并可累及骨、关节、眼及中枢神经系统。一、二期梅毒传染性强,但破坏性小。

③三期梅毒:

又叫晚期梅毒。此期的病损可累及机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。此期梅毒的病灶中不易找到螺旋体,传染性小,破坏性大,病程长,可危及生命。

3.防治原则 

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。因此,除应该加强性卫生宣传教育,严格社会管理外,对病人还应尽早确诊,彻底治疗以减少传染源。药物治疗主要用青霉素,疗效短,效果好。但必须早期、足量、完成正规疗程,并定期检测病人的血清抗体。

三、疏螺旋体

伯氏螺旋体

伯氏疏螺旋体(Borreliaburgdorferi,BB)又称莱姆病螺旋体,是引起慢性游走性红斑以及心脏、神经和关节等系统受累疾病的病原体。

1.形态与染色 

有5~10个不规则的疏螺旋,呈波状。长11~37μm,宽0.18~0.25μm。菌体两端直而尖,外膜下有6根轴丝。

革兰染色阴性,但不易着色。Giemsa法染色为紫红色;镀银法染色为棕褐色。染色效果均佳。

2.所致疾病 

人受蜱叮咬后,伯氏疏螺旋体进入人体皮肤,在局部繁殖。经3~30天潜伏期,通过血流和淋巴扩散至全身许多器官。在叮咬部位可出现一个或数个慢性移行性红斑(ECM)。开始时为红色斑疹或丘疹,随后逐渐扩展形成一片大的圆形皮损,外缘有鲜红边界,中央呈退行性变,似一红环;也可在皮损内形成几圈新的环状红圈,似枪靶形。一般经2~3周皮损自行消退,偶尔留有瘢痕与色素沉着。患者早期有乏力、头痛、发热、肌肉痛等。

以上内容转自: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考试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治愈白癜风费用
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处:网站地址  http://www.eoidm.com//kcyyy/17039.html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