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积,或称积食、积滞,是一个范围广泛的病名。《幼科类萃》:“盖人以食为命,孩非乳不活”、《医宗金鉴》:“食贵有节,乳贵有时。”

饮食积滞是儿科病中最为常见的基本病理因素。小儿脾常不足,全而未壮;饮食无节,脾胃受损;外感六淫,食滞脾伤。小儿外无七情之忧,内无陈痼之疾。染病之因,无非外感六淫,内伤饮食。二者中,又以食积为多。

小儿百病积为先,科学喂养是关键。小儿疾病大多由饮食所致,食积是小儿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因食积引起的疾病有很多,宝爸宝妈们你们知道吗?

一、食积与咳嗽

食积咳嗽,即“食咳”。《内经》:“食于胃,关于肺”。《丹溪治法心要·咳嗽》:“五更嗽多者,此胃中有食积,至此时流入肺经。”

小儿脾胃较弱,积食化热,痰热内扰,气机不畅,肺胃不和,亦致咳嗽。

食咳伴有的食积化热症状:腹胀、纳呆、暖腐、口臭、手足心热、大便干结或便秘,舌质偏红、苔厚腻、脉滑数为多见。

治疗则以消食和胃为主,肺胃同治,方可收效。

二、食积与发热

食积发热又称“积热”,是儿科常见证候,系饮食停滞中焦,积滞郁久化热,热蒸于内所致。

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身热,时发时退,退但肚热,或夜发热,面黄,腹胀,吐泻,乳食不化,粪酸臭异常,此为食伤。”

《脉经》:“小儿有宿食,尝暮发热.明日复止,此宿食热也。”

治疗关键是消食导滞、运脾和胃。

三、食积与肺炎

食积伤脾→脾虚生痰→痰贮于肺→痰阻肺道→郁久化热

脾虚日久→土不生金→肺阴亏虚→阴虚内热→子盗母气→脾气更虚→脾虚生痰,郁热炼液为痰;

而痰贯穿于小儿肺炎疾病全过程,是小儿肺炎传变的重要因素。

《医宗金鉴》说:“脾为生痰之源,治痰不理脾胃,非其治也”。因此,防治小儿肺炎应着眼于“食积”,重点调理脾胃功能。

四、食积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

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也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。有关研究已证实,脾(胃)虚证和脾(胃)实证的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都是低下的,稍有不慎就会感冒。

临床可见脾(胃)虚证、脾(胃)实证都可兼夹食积郁热(食火)。因此,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也应着眼于“食积”,重点调理脾胃功能。

五、食积与咽炎

脾主运化、胃司受纳功能失健,致使胃之所纳脾气不足以盛之,故食而不化形成积滞。蕴积于内,宿食不消,气机郁滞,久蕴必化热。

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,寒热不能自调,故外易为六淫所侵,郁而化热化火,上攻而搏结咽喉,导致小儿喉痹。

治以消积清热,解毒利咽。

六、食积与便秘

小儿为“纯阳”之体,素体本易生内热。再由于饮食不当,过食辛辣、香燥、炙烤之品或食物过于精细,少食青菜水果,又使内热丛生,郁积与肠道之内。两热相加,耗伤体内津液,从而引起便秘。

食积便秘发病特点:

大便干燥、坚硬,排便困难,腹胀腹痛,不思饮食,或伴恶心呕吐,口臭,手足心热,小便黄少。舌红,舌苔黄或黄白厚腻,脉滑,指纹色紫。

七、食积与泄泻

食积腹泻,又称伤食泻、食泄、积泻。因饮食过多,损伤脾胃所致。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。《丹溪心法·泄泻》:“伤食泻,因饮食过多,有伤脾气,遂成泄泻。”

发病机理:

小儿脏腑娇嫩,“脾常不足”,乳食不节,易伤脾胃。《素问?痹论》日:“饮食自倍,脾胃乃伤”。若小儿喂养不当,乳食无度,过食肥甜及生冷瓜果等,都易损伤脾胃,脾胃受伤,不能腐熟水谷,则水反为湿,谷反为滞,水谷不分,并走大肠,而成食积泄泻。临床症状:

黄绿色稀便、水样便,或蛋花样便,次数增多。大便酸臭或如败卵,夹有奶瓣或食物残渣。腹胀腹痛,泻前哭闹,泻后痛减,嗳腐吞酸,呕吐,不思饮食,睡卧不安。舌苔薄黄或垢腻,脉滑,指纹紫滞。

治疗原则:消食导滞,和中助运。

八、食积与呕吐

中医认为食滞伤胃、脾胃虚寒、胃阴不足、外邪犯胃等均可导致胃失和降,气逆于上,而使得脾胃功能失而发生呕吐。在临床上,食滞伤胃引起的呕吐比较多见。

食积呕吐的临床特点:

呕吐频繁,吐出物多呈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,不思乳食,口气臭秽,口唇红,腹部作胀,手足心热,夜卧不宁,大便秘结,或泻下酸臭,舌苔多厚腻,指纹色紫。

食积呕吐的发病机制:

喂养不当,饮食过多,或恣食生冷油腻,脾胃运化不及,积滞中脘,损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,以致胃不受纳,脾失运化,脾不升清,胃不降浊,气逆于上而致呕吐。

食积呕吐的治疗原则:健脾消食,和胃导滞。

九、食积与盗汗

食积引起盗汗,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。小儿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五脏六腑,成而未全,全而未壮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,为气血生化之源。小儿生长发育迅速,对水谷精微的需求更加迫切,但小儿脾胃功能未臻完善,便产生了对水谷精微需求量大,而脾胃功能尚未健全的矛盾,易为饮食所伤。加之父母爱子心切,一味让孩子吃多、吃好,片面追求高营养食品,每餐以高蛋白、高热量之品喂养孩子,或家长过于宠爱,任其进食生冷、甜腻、油炸及不易消化食物,以致超出了孩子脾胃的消化吸收及转运功能。导致食滞肠胃→郁蒸化热→热蒸津液→外泄为汗;小儿纯阳,夜寐则阳入于阴,加之积热内蕴,故汗出以入夜为著。食积盗汗有哪些特点呢?

孩子入睡之后仍会出现浑身大汗,甚至会浸湿被褥的现象。醒后孩子常喊口渴,同时孩子还会出现便秘、或大便不成形,气味酸臭。小便少而黄、体形消瘦,手脚心很烫,嘴里还有异味,嗓子经常红肿,扁桃体经常肿大,睡觉爱踢被子,经常磨牙,平时情绪容易激动等现象,舌苔厚而白腻,指纹发紫。

十、食积与夜啼

食积夜啼:是指家长喂养不当,食滞于中,气滞不行,出现胀满、腹痛,导致睡眠不安;积滞化热,内扰心脾而现惊啼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

临床症见:夜间啼哭,厌食吐乳,嗳腐泛酸,腹痛胀满,睡卧不安,大便酸臭,舌苔厚腻,指纹紫滞。

十一、食积与舌苔剥脱

小儿舌苔剥脱与现代医学的小儿地图舌相似。

乃乳食积滞,郁久化热,蕴结心脾,火热上熏则舌苔剥脱。

治以消食导滞,清心泻脾热。

现代家庭对于小儿过度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
白癜风哪里治的好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处:网站地址  http://www.eoidm.com//kcywh/14556.html

当前时间: